时隔多年,人们再次提到张艺谋。对他电影的印象或许是民族文化,社会思考,或许是中途转型,商业与艺术相结合,这样的一个国际知名大导演。作为第五代导演的领军者,他获奖不计其数,导演标签也被各大影评人写到泛滥。只是,在无数光环掩盖的同时,他的一部都市轻喜剧却被大众忽略。
张导的一生有二次大转折。一次是历史本土片转型为大场面,大制作的《英雄》。第二次转型就是这部《有话好好说》,从一个民族文化,人性批判,严肃讲故事的导演,转变为一个黑色幽默,搞怪逗乐,嬉皮笑脸讲故事的导演。
《有话好好说》是一部既有冯小刚似的幽默,又有张导一如既往的人性反思的影片。影片看似是在讲述都市里两个小人物,因为“对话”的矛盾,从而引发了一场荒诞的故事,实则是在告诉人们,在动荡的社会里,人与人之间想要和谐相处,除了身份地位,文化背景不同外,人的思想之间也存在着巨大的芥蒂,这种人与人之间根深蒂固的观念,导致了两个偏执狂酿成的荒诞结局。
影片全部是手持摄影,大量倾斜角度拍摄和快速的剪辑。甚至,影片的一开始,就使用了几组广角镜头,在镜头下,安红、赵小帅的脸成畸形状被不断放大、放大。这种拍摄手法,在张导之前的任何一部作品中都未出现过,手持摄影的最大特点是增强了真实感,它使影像闪烁迷离,飘忽不定,给观众最大的视觉冲击感,在配上广角镜头,当下社会的晃动和不安,现代人的焦虑和躁动,立竿见影。众所周知,广角镜头是香港导演王家卫的最爱,他常常使用焦距短,视角大来表现人物的孤独与寂寞,与社会的距离感。这次,张导同样使用广角镜头,展现人物的荒诞。这里倒是有异曲同工之妙。
《有话好好说》是一部荒诞的黑色幽默,影片从一开始就奠定了喜剧的风格。无论是赵小帅的结巴,还是张导客串的收破烂的,以及最后赵本山一根筋的读着诗,就像小品式的上演着一出接着一出的笑料。人们在观影的同时,轻松的,快乐的笑着。导演似乎也沉浸在剧中,乐不思蜀。小品式的闹剧如果在配上北京琴书,又将是何等的热闹。剧中的几段评书(我从小在北京,土身土长...),即突出了地域特色,又凸显出人物性格。传统的琴书配乐和现代的大都市成鲜明对比,伴随着安分守己的张秋生出现仿佛在诉说着他与这个时代的格格不入,同样这传统琴书也唱出了赵小帅的心声,更是表现了在这个现代化与传统急剧更替的社会赵小帅的无奈与迷茫,正如他在影片结尾所说的那样面对着这样的剧变“需要换换脑子”。这种画内音的表达方式,可谓是全片的点睛之名。
影片的高潮可谓是饭桌上的“对话”。剧中台词机智幽默而有叙述功能,对白和独白富有调侃意味。这种“对话”推动情节的发展,倒也有几分昆汀的色彩。张导的“对话”是通过人物的动作,情绪的缓和推动高潮。姜文在这里也展现了他精湛的演技,一举一动,都透漏出他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处事态度。如:他准备掏出菜刀砍KTV老板的手,主观镜头一直特写着数钱的手,姜文看着那双手,死死顶住猎物,脑门上的汗如豌豆般大小,观众的心也随着他的演技时刻紧绷。就在观众以为老板的手准保不住的时候,一个大姐前来打岔,巧妙而又委婉的缓和了紧张的气氛,观众紧绷的那跟弦也得到缓解。而张秋生由劝说的一方转换成被劝的一方,剧情的反转,荒诞的幽默,不由得让人想问问导演,这样真的好吗?
《有话好好说》让我们看到了张艺谋的另一面,有人说,这部影片是他转型的垫脚石,想通过这部影片来看看市场的需求,可惜当年的反响不大,以至于张艺谋在转型之后又回归到了之前的风格。这部影片更像是以冯小刚为中心,王家卫和昆汀的艺术手法来展现的张式喜剧电影。
作者沐南向北
《有话好好说》张艺谋的另一面
2017-10-16 12:53:04
来源:网易科技作者:瞿颖浏览次数:9236
上一篇:《廊桥遗梦》看不到丝毫真正的爱
下一篇:倾世皇妃之刘连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与第一健康管理网立场无关。第一健康管理网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第一健康管理网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或承诺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建议,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