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健康管理网
您当前的位置:第一健康管理网资讯正文

关于槟榔危害的双刃剑:关注点在于“如何吃”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2018-05-12 16:11:08 浏览次数:1197  

  最近,槟榔似乎成为了新闻的头号主角,或许是因为槟榔庞大的消费群体和其话题的绝对吸睛力,各路媒体开始就“槟榔致癌论”进行大肆宣传,部分媒体甚至将槟榔与口腔癌画上等号。事实真是这样吗?

  生活中有不少食品都存在致癌风险,但往往与食用量、食用者体质、食用方法等诸多因素密切相关,而且作用在不同个体上的表现也会不同,因此出于医学专业出身的本能和对食品安全监测这一行业的接触了解,在查阅了相关资料和权威文献后,本文就让小编讲讲,是什么让槟榔身陷“致癌论”漩涡。

  一级致癌物是什么?

  根据IARC(国际癌症研究机构)于2017年发布的最新致癌物清单,槟榔及含或不含烟草的槟榔嚼块均属于1类致癌物(即有足够证据表明其对人体有致癌作用,烟酒、太阳辐射、咸鱼等同属此类)。而槟榔致癌的原因,主要是槟榔芯中含有的大量具有细胞毒性的槟榔碱刺激口腔,如果混合烟草进行嚼食,更会提升槟榔碱的毒性,加上嚼食槟榔时槟榔粗糙的纤维摩擦造成口腔黏膜局部损伤,因而在机械与化学因素同时作用下,大大促使口腔黏膜纤维化,继而导致口腔癌病发。需要特别说明的是,IARC对槟榔的研究区域基本局限在东南亚、台湾、印度而非中国国内,采样样品也以鲜果槟榔与印度槟榔为主。因为不同区域的槟榔产品加工工艺和食用方式都各不相同(比如印度槟榔与国内槟榔,完全是两种不同的东西,这个稍后会讲到),虽然同称槟榔,但其成分组成、纤维形态均存在巨大差异,所以用该研究成果的致癌结论,适配所有品类槟榔的做法本身并不够严谨。

  印度槟榔≠国内槟榔,食用方式与致癌几率关系密切

  大千世界,习惯万千,不同的饮食作息习惯,不同的水土,都会产生不同的致病影响,比如以下这张癌症分布图就讲到各地饮食风俗等对致病产生的影响。

  比如经过烧烤处理的肉类所产生的苯并芘、制作咸鱼中产生的亚硝胺类化合物,都会大大提高致癌风险。而槟榔同理,不同的食用方式都与其致癌几率密切相关。

  目前世界上主要流行的槟榔食用方式为以下3种:一是台湾海南东南亚等地流行的传统食用方法,鲜槟榔果抹熟石灰同时包上蒌叶,分块食用;二是印度为主产地的槟榔咀嚼块,即印度槟榔,主要以槟榔芯、烟叶、蒌叶粉及香精香料等混合而成,东南亚一些国家也食用这种槟榔;三是目前国内市面上的包装成品槟榔,一般由鲜果槟榔经杀青、高温蒸煮后烘干制成槟榔干果,然后经发制入味、切片、去芯、点卤等工序制成成品,食用的部位是槟榔干果的纤维外壳,通俗理解的话,传统方法像是生吃,印度则是专吃最毒的部分,而国内爱嚼加工后的槟榔壳。

  传统食用方法中因为加入了熟石灰,其会产生多种细胞内活性氧成分,从而引起颊黏膜细胞的DNA氧化性损伤;同时其具有的强碱性和刺激性会造成口腔内的酸碱度失衡,提高了口腔癌几率。

  但对人体危害最大的还是印度和部分东南亚国家食用的印度槟榔,其中烟草的尼古丁不仅具有强致癌性,而且它与槟榔的槟榔碱具有协同的细胞毒作用,在提高细胞毒性反应同时还降低细胞内谷胱甘肽的质量,使颊黏膜成纤维细胞对槟榔中的其他活性物质的攻击变得更加敏感,因此增加了毒性。同时印度槟榔吃的是富含90%以上槟榔碱的槟榔芯,对口腔的刺激可想而知。并且根据IARC专题论文第85卷报导,1985年研究发现在烟草槟榔嚼块嚼食者的唾液竟然都检测到N—亚硝基去甲槟榔碱(NGL)、N—亚硝基去甲槟榔次碱(NGC)和3—甲基亚硝基氨基—丙腈(MNPN)等为明确致癌物的亚硝基化合物,而这个烟草槟榔嚼块正是指印度槟榔。而印度作为世界最大的槟榔市场,实在需要提高对食品安全的关注。

  接下来讲国内的熟制槟榔,相对而言反而是比较安全的。这种安全首先体现在工艺上,现在绝大多数正规企业已经弃用了传统的烟火烟熏的方法,杜绝了大部分如多环芳烃、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而且在现代工艺加工后加入的主流食品添加物为饴糖、薄荷、咖啡、葡萄干等,不再使用蒌叶、烟叶等强刺激添加物。另外还主要体现在食用部位上,熟制槟榔主要嚼槟榔壳,这部分的槟榔碱含量很低,同时在多次工序流程处理(如多次蒸煮与冲洗)后,剩余槟榔碱已基本尽数分解(槟榔碱具备高温分解与水溶两种特性)。在以往的研究检测中,研究者分析槟榔的大多数有害成分主要针对槟榔核和槟榔叶,而不是槟榔壳。因此当食用部分生物毒性大大减弱后,我们通过患者病史与口腔专家的分析能得出结论,过量咀嚼槟榔纤维(尤其是较粗较硬的低端槟榔产品)可能导致口腔物理性损伤,从而可能诱发OSF,其中OSF病例有5%的几率发展至口腔癌。

  毒理学之父巴拉赛尔苏斯:剂量决定毒物

  根据毒理学,致癌物的致癌能力是与其剂量密切相关的。那槟榔的致癌危害真如媒体所说“危害堪比毒品”吗?我们不妨举些例子:每天食用50克肉类加工制品(不到两条培根的量),就会让罹患结肠直肠癌的概率增加18%;每天摄入25克酒精,患口腔癌和咽癌的风险就会增加82%。但不能得出酒肉具备堪比毒品的结论。道理很简单:不论什么东西,一旦身体摄入过多就都会造成伤害。就好像世卫组织列举的其他一级致癌物如烟酒、中国咸鱼、太阳辐射、烤肉等等,只要不控制摄入量,都会对身体造成伤害。而在报道中槟榔致癌案例看,病患每日食用量少则四五包、多则十多包,摄入量非常大,这种过量的咀嚼习惯,的确比其他消费者更容易产生口腔破损的风险,所以呼唤或强制要求槟榔企业采取措施,将“适量咀嚼槟榔”的提醒印上包装袋明显位置,是十分有必要的。

  严谨科学,是调查口腔癌元凶的基本原则

  到这里,就不得不说目前某些媒体总是习惯性进行选择性报道。关于槟榔致癌,许多报道就会以口腔癌患者时候有嚼食槟榔历史来佐证槟榔的致癌性,而且还有媒体提出槟榔是直接导致口腔癌的主要因素,甚至说“十个口腔癌,九个嚼槟榔”,可这种结论真的科学严谨吗?因为在口腔癌病理分析层面上,据福建省肿瘤医院头颈外科医生林秀安介绍,口腔癌是多种病因与多种发病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不仅抽烟、喝酒,连紫外线与电离辐射也是产生口腔癌的元凶;另外,不注意口腔卫生,假牙、喜吃烫食物都会对口腔粘膜产生刺激从而诱发癌变;此外,机体免疫状态,精神及内分泌因素,遗传因素也是相关因素。同时也有专家表示,目前医学上并无直接证据能够论证口腔癌与槟榔有强关联性,所以在没有详细的、科学的、系统的临床证明证实槟榔是口腔癌的直接诱因时,将口腔癌个体案例强行与槟榔捆绑的做法,是非常不严谨的。

  正确对待槟榔,客观理性不可或缺

  其实说到底,“槟榔致癌论”如今能如此吃香,除了槟榔日益流行大众化外,很大原因就是其原材料、旧式工艺和食用方法的形象根深蒂固,从而让人不自觉地抵触现代槟榔产品,而且在部分媒体的有意宣传下,人们更无所适从。我的个人立场是:槟榔这种产品,选择正确的食用方式,不随意加入有害辅料,嚼食纤维软化度更高的槟榔并控制食用量,那么对口腔乃至人体而言是安全的。如果出现OSF的症状,请谨遵医嘱,减少或停止咀嚼槟榔,是有很大可能恢复口腔健康的,目前来看,OSF的康复比例还是相当高的,不必过度恐慌。总而言之,喜欢槟榔的注意控制用量,不喜欢的也没必要非去尝试,理性对待,更加重要。

  [参考文献]:

  [1]湘潭市恶性肿瘤死因监测及口腔癌死亡特征分析[J].湖南省湘潭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5:07.

  [2]邵小钧,席庆.食用槟榔及其与口腔癌间的关系[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15;11.

  [3]陈耕,刘忠义.食用青果槟榔加工工艺研究[J].湘潭,食品科技,2009.

  [4]李汴生,顾伟梁.烫漂与烘干过程对槟榔中槟榔碱含量的影响[D].华南理工大学.

  [5]梁华丽.槟榔致癌说对我国大陆槟榔产业影响的思考[D].海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6]古桂花,胡虹,曾薇,徐彷周,袁劲松.槟榔不同工艺处理品中3 种生物碱的含量比较[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02

  [7]李习雄,胡冠英,张三印.槟榔毒性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5;10

  [8] 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 (2005). Betel-quid and areca-nut chewing. IARC Monograph 85-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与第一健康管理网立场无关。第一健康管理网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第一健康管理网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或承诺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建议,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