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11日—5月13日,以“整合赢未来·健康在肠道”为主题的2018中国肠道大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成功召开。大会聚焦肠道菌群、复杂肠病、代谢病、创新药械研发、食品科学等领域。中国工程院樊代明院士、中国疾控中心高福院士、中科院亚热带所印遇龙院士、中科院动物所魏辅文院士、Dusko Ehrlich、John Baines等国内外著名专家齐聚一堂,为现场2500多名参会者累计带来近百场“纯干货”的学术报告。
本次肠道大会针对人体健康部分,集中探讨了肠道菌群和人体健康之间的微妙关系。其实,肠道的健康状态直接决定着人体的健康水平,而调节与维护肠道健康状态最直接的途径就是——合理补充益生菌。因此在本届肠道大会上,众多专家学者如军事医学研究院病原微生物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杨瑞馥教授、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益生菌分会理事长、江南大学副校长陈卫教授等对益生菌有益肠道健康这一话题展开了深入的探讨。
其实,菌株是决定益生菌品质高下的关键,好的菌株能够保持活性状态到达肠道,增加体内有益菌的数量,从而发挥各种益生功能。然而,近代在益生菌菌种的产业化中,欧美国家的益生菌产品长期垄断了中国市场,导致我们的消费者长期食用的都是国外公司的菌种。 正如央视新闻频道在今年4月份对“我国启动肠道微生物系统研究项目”的报道中指出“少数民族众多,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差异巨大,中国人肠道微生物的功能、代谢机制并不完全相同,借用欧美等国家的数据开发食品、药品等都具有很多不确定因素”。中国人的肠道微生物调节依赖国外的益生菌,这本身会有很多不确定因素,所以“中国菌”的研发和产业化应用,成为我国益生菌产业发展亟待突破的瓶颈。
不可否认的是,就如前段时间美国在半导体产业的威胁,给我们上了深刻的一课,没有自己的中国芯,永远只能提心吊胆。同理,缺乏自主创新意识,在关键菌株研发方面,我们同样也只能受制于他人。菌株研发关乎科学基础研究与核心技术,因此,在有益我国人民健康的益生菌领域,同样也迫切的需要创新出真正属于自己的“中国菌”。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次论坛中,益生菌领域科学家、教育部“乳品生物技术与工程”重点实验室主任张和平教授,现场发表了《益生菌通过肠道菌群结构和代谢从而实现其功能》的研究报告,让中国自有原创菌种再次引发各界关注。
其实,近年来,随着肠道微生物科学基础研究的不断深化,我国在益生菌领域的研究也取得了显著成果。早在2008年,我国科研团队就独立自主的完成了中国自有原创菌种干酪乳杆菌Zhang(干酪张)全基因组的研究,标志着我国益生乳酸菌的研究进入了基因组时代。
(干酪张(L. casei Zhang)全基因组图谱)
在今年的3月31日,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益生菌分会主办、北京科拓恒通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益生菌•肠道菌群与健康高峰论坛”上,投资2亿元的中国人肠道微生物系统研究项目正式启动,引发央视记者等权威媒体的报道。
(央视新闻直播间对中国人肠道微生物系统研究项目进行报道)
直至今日,全亚洲最大的乳酸菌菌种资源库(7060株)在中国建成,在实际的生产与应用方面,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菌”经科拓恒通等中国企业,已全面实现产业化,各类优质的“中国菌”转化成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益生菌产品,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健康医疗、畜牧养殖和农业种植等领域。
我们不难看出,益生菌领域的“中国菌”,不管从前端的研发与菌种资源库的建立,还是到后端的生产应用,真正的实现产业化,整个自主研发生产的思路现已逐渐清晰。
本次肠道健康大会,“中国菌”再次令人瞩目,相信在产、学、研各方的共同努力下,真正属于中国自主创新,利益亿万国人的“中国菌”,终将发展壮大。同时,必须明确的是,在这条创新路上,永远没有终点,不管未来还是现在,我们要走的路还很漫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