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老百姓看病的难处,正是三岁的它能蓬勃发展的根本所在。12月7日,乌镇互联网医院迎来三岁生日,来自全国的医疗专家、基层医生、患者、媒体、员工代表齐聚乌镇互联网医院,分享三年来中国看病就医的变化。
“从坚定跟实体医疗机构合作、坚持在线复诊,到开通在线处方、打通药品配送,乌镇互联网医院为行业带来的每一步创新,都源于老百姓看病之难,”乌镇互联网医院院长张群华在三周年交流会上表示,从三年前诞生,到今天引领行业、得到认可,是每一个用户给予信任、推着往前走的结果。
“我希望不出门,就能看上病”
70多岁的戴阿姨在上海退休后,跟老伴迁居到乌镇,热爱文艺的她把退休生活安排得非常充实。然而,关节老毛病日渐加重,加上高血压、肺结节等,戴阿姨的文艺生活被一次又一次、数日又重来的看病复诊所打破。
“乌镇风景好、空气好,我们住在这里样样都好,就是大医院、大专家跟上海比太少了。我关节不好,去医院看一次病排好几次队,对关节考验很大,而且去大医院从预约挂号开始,至少半个月才看到医生,见到医生2分钟就要出来了,我们看病心里没有安全感。”戴阿姨说,子女不在乌镇,也十分担心,她希望不出门就能看上病,解决在乌镇养老的唯一顾虑。
今年夏天,戴阿姨的女儿给她买了微医通,并教会她如何与家庭医生——乌镇互联网医院外科医生王成文沟通、联系。
“看病方式太不一样了,感觉把很多医生带到我家来,每个医生有标注和介绍,对聊也没有思想顾虑,我还可以给医生打分呢,我们跟医生之间既是医患关系,也是互相促进的关系。”戴阿姨还分享道,年纪大了每年一次的体检都会查出点毛病,以前想要知道小毛病怎么解决,只能去医院挂好几个科室,耗费大半天才能搞清楚,现在上传报告之后,王成文医生会给她一个个解答。
虽然关节不太好,但戴阿姨坚持在交流会上全程站着分享。“我很谢谢王医生,希望不久的将来全国医保连通后,微医通可以帮我线上结算、扣费、送药。”脸色红润的戴阿姨嘱咐说,相信乌镇互联网医院一定会做到,也希望快点做到。
“我希望病人不辗转,就能找到对症医生”
王晏美,中日友好医院肛肠科主任医师,是一个即使门诊看了100多个病人、没吃午饭,依然保持儒雅微笑的医者。“我是一个每天跟患者打交道的临床医生,看过太多求医无门而耽误救治的病人,我一直在思考怎样才能让患者找到合适的医生、得到合适的治疗。”
广西百色的王先生(化名)痔疮手术后得了严重并发症,在床上躺了9个月,不知道去哪可以治,王先生的女儿通过互联网平台找到了王晏美,经过几次病情交流,毅然决定动身前往北京,目前王先生已经康复,重新走回工作岗位;加拿大温哥华的一个小孩得了肛瘘,他的父母在当地没有找到医院可以治疗,一个偶然机会看到王晏美的简介,通过互联网交流病情后,父母决定带着孩子到北京治疗,术后一家人给王晏美赠送了锦旗。
王晏美感叹,看病难主要是看专家难,从边远山区到异国他乡,能找到合适的医生不容易,遥远路途通过互联网拉近了距离,患者的求医路也不再漫长。
同样收获了互联网医患情的,还有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儿内科副主任医师陈军民。“医院人流量很大,孩子如果有一点小问题就带到医院,很容易交叉感染。”陈军民说,互联网可以提供一个很好的沟通平台,有一些不必到医院的情况,可以指导家长在家处理。
微医平台上,有患者称陈军民是“良心医生”。陈军民说,我们只是把患儿当做自己的孩子,能让家长在家门口解决的问题,就尽量少让孩子折腾,有需要再到医院就医。
互联网医疗也在广大基层“遍地开花”。“通过开展远程会诊、远程心电、互联网家医签约、云巡诊车下乡体检等‘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我们基层医生能力得到提升,病情需要可转到上级医院,村民对这种送到村里的服务也非常感动,说‘政府心里有咱老百姓,打心眼里高兴’。”河南郏县安良镇卫生院院长郭浩在交流会上分享道。
乌镇互联网医院成立三年,1.81亿实名注册用户、超7亿累计服务人次,背后是一个个“王晏美”、“陈军民”、“郭浩”为病人架起的新型医疗健康服务体系。
“心系病人,心系用户,将每一个用户的‘我希望’做到‘我可以’,打通每一个看似不可能解决的用户痛点,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前行,正值‘发育期’的乌镇互联网医院将继续为用户服务,让老百姓就医不难、健康有道。”张群华说道。
据悉,第三届微医“家庭健康节”已启动,乌镇互联网医院平台众多专家、医生参与其中,并开设医疗服务、健康消费、打卡互动三大专场,鼓励更多人关注健康、关爱医生,传达“健康是一种生活方式”的健康理念。